北部湾大风江与南流江河口红树林空间分布格局研究

作者:王日明,戴志军,黄鹄,梁喜幸,黎树式,胡宝清,周晓妍,吴天亮 时间:2021-03-19 点击数:

红树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河口或海岸潮间带的耐盐性木本植物,在渔业、海岸保护、营养盐循环及捕获碳通量等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生态服务价值。因全球海平面上升和高强度人类活动的作用,沿海红树林海岸遭受侵蚀,红树林面临大规模消失的风险。红树林变化、红树林潮滩冲淤以及红树林生境及生态服务等已成为众多学者和相关政府关注的重大理论与社会问题。然而,到目前为止一直较少有研究涉及入海河口段红树林自海向陆是如何分布以及不同因素在其间扮演的角色,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红树林宜林地选择与国家“南红北柳”——“南红”重大生态工程的开展。基于此,本文以北部湾大风江和南流江为代表,研究北部湾入海河口红树林沿程空间分布格局,探讨外部因素对红树林的影响过程,旨在揭示区域入海河口红树林分布状态及驱动机制,在理论上补充河口段红树林发育与演化体系,在应用上为“南红”工程与生态堤防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为研究两个河口段自海向陆红树林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耐盐性,实验分为室内和野外两个阶段。其中室内实验选择本地河口区优势种桐花树胚胎进行不同盐度环境的沉水测试。野外实验则选择在冬季大潮高潮期间沿河口向陆地测定不同位置水体表层盐度,同时在低潮期间调查所测位置河口潮滩红树林分布及滩地坡度等。

对此,本文产生如下讨论:

1.涨潮时间与胚胎吸水下沉时间。桐花树胚胎浸水实验表明,桐花树胚胎在低盐度的水中浸泡将吸水下沉,同时下沉的数量又和其浸泡时间相关。在相对适宜盐度的水体中,宜林潮滩桐花树胚胎成熟脱落后,可悬浮于水体且随涨潮水动力向河口内陆延伸。

2.潮滩地坡度。桐花树胚胎培育实验发现,胚胎在完全淹水条件下不进行生根发育过程。除受淹水影响,滩地也可能是限制性因子。入海河口段适宜坡度的宜林潮滩地是红树植物正常生长发育的必要条件。

3.水体盐度与潮水浸淹时间。桐花树胚胎在盐度为 10 以下时,生根发育状况最优,桐花树对低盐度表现出很强的适应性。

受控于河口复杂的水文与地貌条件,河口红树林空间分布较海岸复杂。本文结合室内盐度实验,通过对北部湾大风江和南流江入海河口红树林及栖息环境的分析,主要结论包括:

(1)南流江和大风江河口红树林自海向陆都展现出距离河口越远,红树群落趋于简单和长势较差的格局:红树林纯林(或桐花树、秋茄、无瓣海桑种类混生→红树植物与半红树植物(黄槿、苦朗等)混生→红树植物、半红树植物与非红树植物混生→红树植物镶嵌→红树林小苗。

(2)两个河口水体盐度自海向陆递减直接控制红树的分布格局,潮水浸淹时间是影响红树胚胎发育的关键因素,涨潮上溯时长决定了红树向陆生长的极限位置,河口段适宜坡度的宜林潮滩地为红树植物正常生长发育的必要条件。

(3)大风江口向陆构建拦潮闸,导致闸下盐度常年高于南流江,从而导致大风江口相较南流江河口的红树没有明显向陆界限,且主要分布红树、红树幼苗与半红树等。

 文章节选自:《海洋学报》2020年12月刊



版权所有:北部湾海洋发展研究中心        地址:钦州市滨海新城滨海大道12号       邮编:535011

 

管理员登录